本报记者 邢萌


【资料图】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三年来,同步推进“增量”和“存量”改革,覆盖面更广、包容更强、吸引力更强,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特色愈发鲜明,成为助力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创业板“增量”公司表现亮眼。注册制下高科技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占比高,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增强板块包容和覆盖面,为各类创新成长企业提供更高效直接融资支持。

创业板“存量”公司做优做强。创业板持续支持存量公司用足用好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资本工具,助力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注册制“增量”公司表现亮眼

成长动能强劲

创业板注册制公司规模稳步扩大,涌现出中伟股份、华大九天、江波龙、湖南裕能等一批创新成长的“中坚力量”,并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增量”公司成长动能强劲。

截至2023年7月31日,创业板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发展至500家,数量占比四成,总市值超3万亿元,占板块整体市值超25%。新上市公司中,九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超五成为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市值在100亿元以上的达52家,其中,千亿元市值公司有2家,超70家公司在上市后实现市值增长。

注册制改革也进一步提高了创业板服务具有较强创新属、良好成长创新创业企业的能力,吸引了更多科技创新企业。截至7月31日,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合计市值占比50%,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公司市值占比超30%。此外,注册制下市值排名前20名的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15家,占比75%。

“作为研发驱动型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在今年完成了创业板的挂牌上市,成功解决了公司阶段发展的资金难题,所募集资金将在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及市场布局等方面持续提升核心竞争优势。”曼恩斯特董事长唐雪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创业板注册制下新公司借助政策优势和资本助力实现稳定发展。截至7月31日,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2022年均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同比增长14.88%;超460家注册制下新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超95%;超220家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50家净利润增幅大于50%。

研发投入为新公司业绩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2022年,注册制新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超300亿元,均研发投入超6000万元,同比增长超20%,70余家公司研发投入增幅超50%。其中,新能源产业链公司湖南裕能研发投入4.56亿元,增幅达467.47%;瑞丰新材研发投入1.04亿元,增幅122.84%。70余家注册制新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三年复合增长率超30%。

中伟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道,在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至2022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7亿元、7.69亿元、9.29亿元,公司将前沿基础研发、企业技术中心、中伟研究院、研发车间、测评体系构建成“五位一体”高效的研发体系,培养了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

另外,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相关产业上市公司活力十足。2022年,50家新材料产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1500亿元,同比增长超60%;69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900亿元、实现净利润超70亿元;39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0.88亿元,同比增长14.41%;19家新能源产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11.17%。

唐雪姣表示,创业板优质产业的集聚效应逐渐显著,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加强,不仅提高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而且受益于科技创新资本的赋能,为公司的技术研发及产能扩充提供了充足的发展资金。

赋能“存量”公司做优做强

资本工具提供有力支撑

创业板在再融资、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打造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制度,通过三大资本工具积极赋能“存量”公司,为企业上市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再融资助力企业做优做强。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以来,共53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注册生效,拟融资金额5584.32亿元。今年以来截至7月31日,创业板累计105家上市公司再融资注册生效,接去年全年121家的数量。企业质方面,2020年至2022年,民营企业融资数量占比分别为82.77%、77.77%、88.13%。今年以来再融资数量占比89.77%。

当升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上市后于2017年、2021年两次启动再融资,共为江苏当升锂电材料技术研究中心、当升科技(常州)锂电新材料研究院募集资金超6.5亿元。这两次再融资为公司南通、常州两大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有力支持了公司基础研发、产品测试、量产应用等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为公司后续保持技术优势、引领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7月31日,已有38家公司通过简易程序实施再融资,其中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的创业板公司累计申报简易程序22单,占比57.50%,涉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

重组市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交易结构更趋合理。截至2023年7月31日,累计23单创业板重组项目注册生效,交易金额合计383.69亿元,超70%项目标的资产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超70%项目属于产业整合并购,有效推动并购重组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股权激励能够有效增强员工凝聚力,从而提升公司竞争力。截至7月31日,创业板共有803家公司推出1514单股权激励计划,涉及股份数量1410336.71万股。403家公司推出两期及以上激励方案,170家公司推出三期及以上激励方案。

上述中伟股份相关负责人认为,总体来看,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过程中,并购重组、再融资制度一并实施注册制,同时大幅提高股权激励制度的灵活,推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增强服务创新创业能力,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