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走进「青声说节气」特辑之霜降。“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在叶梦得先生的词下,霜降仿佛是一首写给深秋的静谧诗篇。当我们脚下的落叶声越来越脆,当清晨的草尖凝结起第一层银霜的时候,我们知道,秋天的最后一位使者——霜降,已经如约而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霜降时节,感受这份独属于深秋的仪式感。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古人将这份时序的流转,藏在了霜降的“三候”里,那是他们解读自然的密码。
【资料图】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为过冬储备食物,在古人眼中,这并非仅仅是生存,更像一场对天地自然的献祭仪式,充满了对资源的珍视与对时序的敬畏。二候草木黄落。你看,此时的树木纷纷卸下秋装,叶片翩跹如蝶。“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这飘零不是凋敝,而是另一种圆满——归于泥土,静待新生。三候蜇虫咸俯。小昆虫们都悄然蛰伏起来,不见了踪影。天地间忽然安静了,它们用这种沉默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藏”的智慧。
当自然界的生灵都懂得敛藏,我们的人间生活,也该顺应这份节奏。民间有谚“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这时候的柿子,完全糖化,如蜜般甘甜,能润泽我们被秋燥侵扰的肺腑。而一碗热气腾腾的山药羊肉汤,则是此时温补的佳品。山药平和,羊肉暖中,能让身体从内而外暖和起来,为迎接寒冬积攒能量。
此时的运动,不宜大汗淋漓,而在于“引动气血,舒缓心神”。在散步之余,多做几次深长的呼吸,配合轻柔的拉伸,还要记得“寒从足下生”,每晚用温水泡泡脚,是驱散一日寒凉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
韦应物曾吟“霜降水反壑,风落暮归山”,霜降,是秋天最后一次回眸。它用清冷的霜,告诉我们万物需要沉淀;也用绚烂的叶,提醒我们告别可以如此华丽。它教会我们,生命的丰饶,不仅在于春天的绽放和夏天的繁茂,也在于秋天的收获,以及冬天的沉淀。感谢收看本期青声说节气,我们不见不散。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青春合伙人”项目组&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联合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执行/朱晓华 彭彭
作者/黄心源 沈忻仪 段潋
指导老师/梅慧 王立峰
作者:黄心源 沈忻仪 段潋
责编:万枝典
一审:姚茜琼
二审:陈永刚
三审:赵雨杉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