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是怎么赚钱的?什么是银行理财收益率?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银行理财是怎么赚钱的?
银行理财是通过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或者净值差值、分红来赚钱的,比如,投资者购买某理财产品时,其净值为1元,购买1000份,在净值为1.5元时全部卖出,则在不计算手续费用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获得的收益=1000×(1.5-1.0)=500元。
理财产品就像一个连接投资者和资产的中间商,背后的专业理财团队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并投入有升值潜力的资产来帮投资者赚钱。理财这一行为的背后有四步完整的运作环节:产品设计 – 资金募集 – 投资管理 – 赎回结算。理财在产品设计环节就确定了其收益来源。
理财产品投资的各类资产决定其收益来源,一般根据各类资产不同的投资比例,划分为四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和混合类。
银行可以买基金,也是理财的一种。其实银行只是代销平台,你在银行APP里买的基金都是场外基金。具体的赚钱方式是通过基金的崛起。基金涨了你就赚钱,基金跌了你就亏钱。如果风险承受能力低,建议买货币基金。
什么是银行理财收益率?
1、预期年化收益率
过去银行理财基本上都用“预期收益率”,指的是银行根据产品的底层资产、期限、风险、流动性等测算出来的收益率,是未来的收益率,未必能拿到。但由于过去银行理财一直都是刚性兑付,所以一般预期收益率都能如期拿到。
根据资管新规,银行理财要打破刚性兑付,向净值化转型,以后“预期收益率”将会逐渐退出,被其它类型的收益率所替代。现在有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已经看不到“预期收益率”的字眼了,多用“业绩比较基准”展示。
2、业绩比较基准
现在银行理财、券商理财等净值型理财产品多用“业绩比较基准”,也是测算出来的收益率,或者是参照同行业的同类产品得出的收益率,在理财资金的运作期间,投资管理人会以业绩比较基准为目标进行资金运作,但最终投资者拿到的收益率仍然要按照资金的实际运作收益来结算。
所以,“业绩比较基准”只能给投资者一个参考作用,不是能确定拿到的收益率。
3、七日年化收益率
货币基金、养老保障管理产品、银行活期理财多用“七日年化收益率”,指的是理财产品在最近七天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过去已经确定的收益率,但不代表未来的收益率。
比如你购买货币基金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2.6%,但是由于买入之后收益率一直下跌,购买一周之内的年化收益率可能只有2.5%。
类似七日年化收益率的还有近1月年化收益率,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近1年收益率,上期年化收益率等,都是代表过去的收益率,期限太长的话参考意义不大。比如有些产品标注的是“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如果产品已经成立了5年了,这个收益率对投资者来说基本没有参考价值,投资者应该主要参考产品1年以内或者是1个月以内的收益率。
未来收益率要依据市场流动性变化,流动性收紧,收益率会上升,流动性宽松,收益率会上涨。
4、近1年涨跌幅
基金、投连险多用“近1年涨跌幅”,有的也会用“今年以来涨跌幅”“近三年涨跌幅”等,指的是当前的净值相对于初始净值而言的涨幅或跌幅,是过去的收益率。
比如2019年5月9日基金的净值是1.5,2018年5月1日基金的净值是1.3,则基金的近一年涨幅是15.38%。
购买基金、投连险之类的产品,最好将产品的涨幅折算为年化收益率,而且是最近的年化收益率,比如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近三个月年化收益率,对基金、投连险短期内的收益率更有参考意义。
不过如果想要比较不同基金之间的收益高低,则可以把期限拉长一点,比较近1年、近2年、近3年净值的涨跌幅。
总之,产品的收益率五花八门,投资者一定要搞清楚收益率的真正含义,不要被其迷惑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