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福州一周已有4起户外遇险事件发生
其中不乏中暑者
(相关资料图)
为了救助更多人
今晚,李照灿医生
将在福建省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
开讲《热射病(中暑)的那点事》
李照灿今年43岁
有着双重身份
既是救援队里唯一的队医
也是福州海福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
近期,福州高温持续“霸屏”
医院接诊的中暑患者增多
李照灿也更忙碌了
白天在医院救人,晚上去山里救人
7月18日傍晚,李照灿的手机响了。救援队的微信群里,一条消息格外醒目:在晋安区寿山乡“天使之泪”的山路上,一名女子脚踝受伤疑似骨折,请求救援。
没有犹豫,李照灿迅速报名,换上救援队服,背上医疗包就出发了。作为一名医生,李照灿经常要冲在前面,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伤者身旁。经过检查,这名伤者的脚踝严重肿胀,疑似骨裂,已不能行走。
李照灿在现场对伤者脚踝进行包扎固定。然而,山路狭窄,加之雨后的土路泥泞,下撤之路并不轻松。短短两公里,救援人员花了近1个小时,才将伤者抬到安全地带。等到救援结束,李照灿已汗透全身、体力耗尽。
像这样的救援不在少数。就在上周末,李照灿又和队友一起赶赴连江大山,救助了一名因中暑出现头晕、呕吐、脱水的驴友。不同于在医院治病救人,在大山里救人,随时面临悬崖、深谷、毒蛇、野兽夹等危险,而且经常是节假日出动、通宵搜寻。
“我们每名队员都要熟练掌握地图使用、绳索技术、户外安全、紧急救护等多项专业技术。”李照灿加入救援队已9年,参加搜救近30次。
而他加入救援队,是因为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报纸上看到了救援队招募队员的消息。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医生在哪儿不是救人呢?”诚如李照灿所说,他的热心肠不仅在高山溪谷,也在生活中。
前不久,他参加完省红十字会师资培训,发现街边一老人摔伤,面色苍白,脸上、膝盖均有伤痕和血迹。没有犹豫,他挺身而出,和队友一起救助老人。
“我的妻子也是一名医护人员,所以很支持我。虽然没有太多时间陪伴两个孩子,但他们把我当成心目中的‘超人’。”李照灿说,“只要有需要,我会奔走在高山溪谷!”
记者 郑瑞洋 见习记者 林舒颖 实习生 陈晓敏/文
记者 石美祥/摄
新媒体编辑 郑锦銮
监制 管慧 林亦敏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福州鼓楼、台江、仓山2022年小学、初中招生办法发布,向福州晚报微信对话框发送关键词“鼓楼招生”“台江招生”“晋安招生”“仓山招生”“马尾招生”,可获取相关招生政策及部分划片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