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不少农渔民在大嶝转产就业集中区就业。李毓琳 摄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叶晓菲 朱彬彬)重大片区开发建设和重点项目落地,为翔安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伴随而来的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转产就业问题如何解决呢?昨日,翔安区召开2022年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针对这个问题,翔安区副区长洪求瑛特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同时发布翔安区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成效与亮点。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翔安区多措并举推动农渔民转产就业,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9月,翔安区失业人员再就业12955人,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产就业数1553人。

发布会特别指出了三个具体举措,首先是精准施策促进就业创业。翔安区人社局局长陈艺碧告诉记者,翔安区持续推进“新15条”民生政策和系列扶持政策,同时实施“131”精准帮扶机制,即对帮扶对象进行一次职业指导(上门走访调查)、三次就业推荐、一次培训推荐,不断加大对农渔民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

二是拓岗稳岗。翔安区通过在重大片区引进和扶持珠绣、皮带等家庭手加工业项目、在机场片区试点建立手加工集中区等措施,让农渔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翔安区还鼓励农渔民“走出去上班”,今年累计在机场片区、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等地举办重大片区专场招聘会3场,提供就业岗位1393个。

三是提供培训指导。今年以来,翔安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共52期,培训1687人;还充分发挥镇级“青年创业促进会”载体作用,通过补贴奖励、免费创业培训、推介创业项目等措施,让农渔民“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翔安区建成风舍文化空间、繁星基地两个农村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目前共有47个自主创业项目进驻,组织带动300余名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并实现稳定增收。

接下来,翔安区将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注重分类施策等,尽最大努力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转产就业这一最大最急迫的民生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