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州起步,转战北京,到定居上海,这条路,张建平用了二十二年时间。从最初被人认为的“疯狂举动”,到北京奥运“一战成名”,再到如今带领企业成为全球换电模式的开创与引领者,张建平在“换电”这条路上始终如一坚持着。


(资料图)

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金砖峰会、G20峰会、冬奥会等国际重大赛事和会议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今年,张建平创立的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一起来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

艰难起步,新概念被认可有多难?

张建平,是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现任上海电巴新能源首席科学家、董事长。

对换电事业感兴趣,始于2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当时,张建平与朋友一起聊到环境污染越来越厉害,新能源产业应该大有可为。聊完后,一个想法在张建平的心里扎根、萌芽。

“汽车历史只有100年,全世界第一辆车就是电动汽车。但是,电动汽车此前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其瓶颈就在于充电和电池续航能力。”张建平如是说道。

要建设大量的充电桩,使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则需要巨大的投入,电力也需要重新布局。而且,慢充要8小时,快充也要近2小时,这些都使电动汽车无法像加油一样在几分钟内完成补能。

但是,换电不一样,全程完成时间最长才几分钟。

2000年底,带着换电的理念,张建平在兰州开始了创业之路。那是他成长的地方,他希望自己的梦想也可以在那里开花结果。2004年,张建平开始在兰州推广快速更换电池模式。他最初的设想是生产电动公交客车,销售给兰州的公交公司,同步配套换电站。但并没被认可,有人质疑:“全世界、全中国都没有听说过的东西,你让我们来试?”

张建平决定,自己买车、自己改造。然后,自筹500万购买了两辆可快速换电的纯电动公交客车,免费给兰州公交公司使用。2006年,张建平自掏腰包购买并改装的电动大巴开始在兰州示范运行。

“当时大家都不看好,认为这是‘疯狂’的做法。”张建平说,“但恰恰是因为这个大胆的决定,我们换来了单车5万公里的路试数据,换来了快换设备的第一轮实况测试,换来了换电站的完整建设及管理经验,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峰回路转,北京奥运“一战成名”!

当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的理念,希望能在绿色低碳方面起到示范作用。2006年上半年,北京奥组委派出人员到兰州实地察看了设备,表示感兴趣。“他们一看之下觉得可以,但要最后决定,还得请领导认可。我和联合创始人杨烨商量,干脆把公司搬到北京去,就在北京建一个换电站,实地给所有人看。”张建平说。

为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张建平决定背水一战,2006年底,就开始了往北京搬迁的行动。“15辆卡车,装上了所有设备,还有公司的十几个人,在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北京。”张建平回忆道。

最终,在2007年3月,北京奥组委决定在奥运村内全部用可换电的纯锂电公交车。之后,经过两个多月的安装调试,在北京奥运村边上,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投入运营的换电站诞生了。

就这样,上海电巴获得成立8年来的第一笔真正的订单——参与奥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配套服务,为50辆纯电动客车提供快速充换电池服务。这是换电模式第一次在重大赛事活动中亮相,为张建平一直坚持的换电事业迎来了春天。

紧接着,为了拿下上海世博会项目,在2009年,张建平又一次搬迁,把公司搬到了上海,并落户在临港,开始着手为世博会准备换电站。这次,团队建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换电站——4通道、8台设备同时换电,服务于世博园区内的120台纯电动公交车。

奋楫扬帆,换电必定能走得更远!

在换电公交大巴领域获得成功后,张建平带领团队在轿车领域突破。“轿车的换电技术跟大巴是完全不一样的。”张建平说,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针对轿车的换电设备于2016年在上海电巴于临港的厂区内正式投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