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师报》联合我国呼吸及哮喘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等,召开 “胸闷变异性哮喘发现20周年”宣教活动启动会。会上《胸闷变异性哮喘诊疗建议》以及《健康中国 胸闷变异性哮喘 我们共同关注——致医疗界和各位同道倡议书》正式发布。

医、患、媒深度携手 共同关注“胸闷变异性哮喘”

胸闷变异性哮喘的患者往往起病隐匿,以胸闷作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没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等典型的哮喘表现,容易误诊和漏诊。与会专家期待,胸闷变异性哮喘诊疗建议和倡议书发布后,可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进一步了解胸闷变异性哮喘,推动规范化诊疗。

易漏诊误诊 潜在患者多

据估算,我国已确诊的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近28万人。“胸闷变异性哮喘的实际患者群体应远超这个数字,这类患者无喘息症状、无哮鸣音,患者往往辗转于各个医院之间,可能被误诊为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更年期综合征、精神疾病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华浩指出,虽然胸闷的症状和上述疾病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导致误诊的根本原因还是医生对胸闷变异性哮喘认识不足所致。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持续上升,不典型哮喘的儿童患者也逐年增多。”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郝创利教授介绍,相关研究显示,95%的儿童胸闷症状并非心脏疾病引起,大部分与呼吸、消化精神系统相关。

“胸闷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不典型哮喘,通过肺功能和支气管激发试验可以确诊。” 郝创利表示,在儿科,遇到胸闷的患者一定要仔细甄别病因。儿童无法清晰准确描述自己的病情,只能通过家长的转述和检查,疾病的确诊堪称“摸着石头过河”,但部分患儿家属,对不典型哮喘尤其是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认知度不够,甚至会把患儿反复胸闷当成不想做某些事情的借口,最终导致胸闷变异性哮喘患儿迟迟得不到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患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提高知晓率 把好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关”

“胸闷变异性哮喘作为一种不典型哮喘,治疗方式与典型哮喘相同,治疗效果较好,大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一项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显示,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在治疗一年后均有显著改善,68.7%的患者气道激发试验可转为阴性。”郝创利指出,胸闷变异性哮喘的治疗相对简单,但由于知晓率较低,医生和患者对于该疾病的警惕性不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

“不典型哮喘,如胸闷变异性哮喘容易被误诊漏诊,需要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美国胸科医师学院时任主席、Chest杂志主编理查德·欧文教授曾这样表示。“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平均延误诊断时间为3.8年,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对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认知还远远不够,严重阻碍了胸闷变异性哮喘的正确诊断以及规范化治疗。”沈华浩指出,对于胸闷变异性哮喘而言,提升临床医生的认识,是避免误诊漏诊的关键,基层医生是医疗卫生的健康守门人角色,加强基层培训让基层医生广泛了解这种疾病,实现重点人群的早诊早治非常关键。

规范化治疗 中西医同步发力

“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作为一种不典型哮喘,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郝创利表示,在治疗方面,儿童一旦明确诊断,一般推荐按哮喘长期规范治疗,疗程不少于8周,该治疗方案是参照咳嗽变异性哮喘制定的,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疾病特点、治疗及预后方面仍有待探索。” 郝创利期待《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专家共识》早日发布,指导临床诊治,让更多患儿获得规范化治疗。

自从胸闷变异性哮喘发现以来,中医领域报道了很多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诊疗经验,展开对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治的探索,长江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史锁芳教授学生、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博寒博士介绍,胸闷变异性哮喘临床以胸闷为主要表现,无典型的发作性喘息痰鸣症状,因此不属于典型的“哮病”范畴,目前多数医家将其归于“肺痹”、“胸痹”等范畴。

医、患、媒深度携手 共同关注“胸闷变异性哮喘”

“胸闷变异性哮喘的理论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医师报》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期待,通过此次活动,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同行重视这类疾病,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重视这种不典型哮喘的规范化诊疗,为患者带来福音。

诊疗建议与倡议书发布 为规范化诊疗奠基

 

此次宣教会上,还发布了《胸闷变异性哮喘诊疗建议》(以下简称《诊疗建议》),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华浩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绍曦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郝创利教授、北京朝阳医院黄克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张旻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清玲教授、中日友好医院苏楠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如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包婺平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华雯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车鸾卿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博寒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晓娜博士参与了胸闷变异性哮喘诊疗建议发布暨宣教活动启动仪式。

张艳萍表示,期待通过诊疗建议和倡议书的发布能够进一步加强社会各方对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认识,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更多进展,同时也期待在《医师报》和多家媒体的共同呼吁下,全国、全社会都来关心胸闷变异性哮喘这类疾病,关心哮喘防控,让哮喘患者也能享受健康生活。

此外,《医师报》还联合媒体同仁共同发表了《健康中国 胸闷变异性哮喘 我们共同关注——致医疗界和各位同道倡议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