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原料产品和医疗终端产品业务营收的大幅增长,生物科技和生物材料领域的龙头公司华熙生物在2023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30.76亿元,同比增长4.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5亿元,综合毛利率为73.80%。在积极布局与探索合成生物科技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同时,华熙生物主动提出在变革中努力前行,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料业务大幅增长23% 医疗终端产品增长超六成
(资料图片)
华熙生物是以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和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然而这一成绩是经过23年的壮大、逐渐由透明质酸单一产品的生产企业发展而来。
凭借全球领先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和寡聚透明质酸(玻尿酸)的酶切技术,华熙生物透明质酸产业化规模位居国际前列。根据Frost&Sullivan2022年6月份出具的《2021全球及中国透明质酸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华熙生物是世界最大的透明质酸生产及销售企业,2021年全球销量占比高达44%。
从收入结构来看,目前华熙生物聚焦于原料、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以及功能性食品四大业务板块,其中原料产品实现收入5.67亿元、医疗终端产品实现收入4.89亿元、功能性护肤品实现收入19.66亿元。
从具体项目来看,原料业务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23.20%,占整体收入的18.45%。该业务即依托华熙生物的生物发酵技术平台及产业化优势,开发出以透明质酸为核心的一系列生物活性物产品,包括医药级、化妆品级和食品级透明质酸共200多个规格的产品。各类产品中,医药级占比38.90%,化妆品级占比32.74%,食品级占比10.37%。由于毛利率最高的医药级产品在销售中的比例也是最高,因此提升了原料业务的整体毛利率水平,使之达到65.65%。
再来看医疗终端业务。2023年上半年共实现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63.11%,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5.90%,毛利率为82.30%。其中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规模最大,实现3.26亿元,增速达到56.76%。中邮证券对此点评认为,医美业务的调整见效超过市场预期。
国际高端需求拉动加快海外渠道落地
仔细分析中报可以发现,原料业务和医疗终端产品销售的增长动力,有相当大一部分动力来自于海外市场的需求。2023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境外销售收入占比13.78%,产品销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占六成以上的是原料出口销售收入,金额为2.75亿元,占原料业务收入的48.49%。
透明质酸原料业务显著增长,主要受益于高端的医药级原料及化妆品级原料的增长,这要得益于华熙生物一直高效推进的国际化战略,使欧洲、亚洲、美洲等地销量实现持续增长,欧洲市场增速最快。
此外,化妆品级原料收入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华熙生物表示这主要是得益于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型,并与多家客户在定制化开发、产品创新、品牌国际化及标杆客户深度运营等领域达成充分合作,推动销售增长。
华熙生物在中报中表示,在渠道布局上,由于海外市场的销售持续增长,以经销商为销售基础,同时开拓更多直销渠道,持续落地本地化运营战略,借助本土仓储、供应链等当地服务优势,助力深耕国际市场。
海外市场对华熙生物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华熙生物将把原料板块持续努力打造成全球领先的生物活性物质与解决方案平台,优化业务组合,提升解决方案在收入中的占比,国内外团队共同配合促进向提供服务转型,持续提升组织能力和竞争力,在海外市场如欧洲、美洲、亚洲等重点地区提高推广力度,提高品牌声誉,提高市场覆盖。
具体而言,医药级原料将在国内市场加快医疗器械级重组胶原蛋白和无菌HA项目落地;化妆品级原料将重点关注标杆客户维护,并不断拓展国际客户及新应用领域,丰富和完善定制化技术服务平台产品线和服务内容,加快全面解决方案服务体系的搭建,加强用户洞察和应用研究能力,继续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力;食品级原料将持续强化市场推广,提升产品力,切入更多细分领域。
加码合成生物学赛道打造下一个爆款
透明质酸是华熙生物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平台打造的第一大爆款,下一个会是谁呢?
合成生物是当下最热门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本质是针对特定需求,对现有自然生物体系进行改造优化或设计合成,让细胞为人类工作,生产出人类想要的物质。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之一,合成生物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替代原来的石化基来源及动物提取、植物提取、化学提取等。根据麦肯锡研究,生物制造的产品可以覆盖60%化学制造的产品,将颠覆农业、生物医药、能源与新材料的生产方式,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周期,有望对未来医药、化工、食品、能源、材料、农业等传统行业带来巨大影响。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编辑、合成等相关底层技术趋于成熟,合成生物学正逐步由实验室走向生产端。对此,华熙生物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深度布局合成生物学。2022年报期间,华熙生物披露“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创新产业基地”已落户北京大兴并投入使用,围绕功能糖、氨基酸、蛋白质、多肽、核苷酸和天然活性化合物六大类物质全面布局生物活性物质产业体系。报告期内,来自中国科学院、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的研发人员组建 5 个合成生物研发工作室和 1 个应用研发工作室。目前,华熙生物北京合成生物学国际创新研发中心进入高效运营阶段,已实现合成生物生产菌种的快速迭代,多个活性物质已完成小试开发并进入中试、功效评价或法规申报阶段。这意味着华熙生物已经完成了合成生物学人才的引进和研发平台的搭建,已具备合成生物学所需的“平台-人才-技术-转化”的所有环节。
截至2023年6月30日,华熙生物的研发投入是1.87亿元,同比增长4.04%。申请专利801项(含发明专利637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395项(含发明专利260项,其中含中国发明专利255项,国外发明专利5项)。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上半年,在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或中试成果转化平台的支持下,华熙生物有4种生物活性物原料新产品上市,分别是:BioyouthTM-EGTPure超纯麦角硫因、HybloomTM微真、UltraHA®-CWS透明质酸钠(冷水速溶)、GabarelaxTM-UP(升级)GABA。
展望未来:拥抱数字化,追求有质量的增长
面对合成生物学赛道能够给华熙生物带来的长远发展,多家研究机构给予了肯定。安信证券认为,长期看,华熙生物作为合成生物学平台型公司研发能力突出,成分储备丰富,有望打造除玻尿酸外的下一个爆款成分,从而推出围绕成分的一系列产品;华福证券则认为,积极布局合成生物学,将帮助华熙生物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然而这不单纯是一次转型,更是一次蝶变;不仅在于产品从单一走向多元,更在于使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模式、管理方式、运营体系等都要相应地跟上变化的步伐。为此,华熙生物提出:“主动摆脱过去成功的路径依赖并主动进行变革,从快速增长过渡到持续稳健增长,从聚焦收入增速到聚焦业务健康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关注发展速度到关注发展质量,从关注利润指标到关注组织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华熙生物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组织能力提升、合规经营、安全运营和降本增效”五大战略任务,并且通过完整的指标体系和系统的流程设计,驱动业务良性发展。
此外,华熙生物还成立了ESG战略管理中心,全面构建公司ESG管理体系,升级ESG治理,开展碳盘查工作,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企业日常经营及管理过程中,为华熙生物真正成长为一家受人尊敬的好公司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