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 | 文/邱 林
在国内A股持续走低、上证指数数个交易日下跌之际,上周,《环球时报》原总编辑、资深媒体人胡锡进高调宣布进入股市,学习炒股。虽然他已卸任退休,但他凭着广泛的话题,坚持写评论,仍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然而,他现在放着评论文章不写,突然撞进股市炒股,令人难以捉摸。
胡锡进在“胡锡进观察”公众号上写道,“我相信自己一开始会交些学费,但我买的都是从高点上跌了一半的个股和基金,我朴素地觉得:它们不该再跌一半吧。我为自己也为股民们祈祷:昨天我开户时的A股股指就差不多是中国股市从今往后的最低点了。如果我就是看走眼了,那么就让我陪着大家一起赔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针对胡锡进炒股,坊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像胡锡进这样的公众人物,选择此时进场是不是意味着股市即将见底?尽管他迅速作出澄清,然而,作为一个曾身居高位、如今在社媒平台拥有上千万粉丝的媒体人,他在股市中的角色和动机仍引起投资者诸多猜测和联想。
另一种说法是,胡锡进每天蹭热点都是为了吃流量的红利,甚至经常不惜突破做人的底线。此番炒股,他是想借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话题度,然后再利用自己的媒体平台来推荐自己持有或者想买的股票。这不仅没有赢得市场和舆论的认可和尊重,反而暴露了他的商业利益和道德底线。
仿佛间我们又听说过相似的道理:当投资者都不愿意再相信股市,不再谈论股市时,胡锡进却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往股市抄底。什么时候连街边大妈都在谈炒股,媒体一天一个好消息的时候,清仓走人别犹豫。胡锡进似乎正在遵循着这种教条行动,时间节点掐得很有意思。当然,结果也不出大家所料,20万入市三天赔了两百多块钱,遭到各路质疑,责怪声此起彼伏。
这种对胡锡进的怨愤,说白了就是投资者对股市的不满和失落。所以,胡锡进一进股市,就成了情绪发泄口。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他不缺钱,赔钱也赢得了好流量。所以,胡锡进不会为了短期利益遮蔽双眼,他能拿捏得住。
曾经身为一家主流媒体的老总,胡锡进每天笔耕不辍,写出的评论虽说不是篇篇精品,但其身份在那里,一旦发表其影响力都是很大的,有的评论甚至成为观察中国外交走向的风向标。然而,胡锡退休以后,首先身份没有了,报纸上固有的栏目也取消了;其次,关注他的人逐步减少,即使还有几百万粉丝,但由于评论缺乏一定的权威性,人们也没有多少闲功夫再听他谈天说地了。
显而易见,胡锡进写了几十年的评论,但他退休离开一线只不过一年多时间,难道就江郎才尽,写不出有见地、且影响很大的文章,所以才拿出20万进入股市,每天在“胡锡进观察”公众号上公布自己的炒股记录,或者制造炒股话题,吸引粉丝的热度。
况且,国内许多媒体也借机疯狂炒作胡锡进炒股,连篇累牍发表相关新闻或文章,让读者感到十分困惑。一些媒体无所事事,这几天反复跟风胡锡进炒股蹭热点。有的纸媒甚至不惜版面,特约一些业界股评人士,煞有介事的对胡锡进炒股过程进行分析、研判,目的是借他的名气,提高报纸的声誉,增加发行量。然而,他们这样做本身就是负能量的,缺乏新闻职业道德的。
人们不禁会问,中国名人有很多,炒股的名人也很不少,是不是所有炒股的名人都像胡锡进这样,每天公布自己炒股的操作流程和成绩单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们不会把炒股作为自己蹭热度的工具。
虽然胡锡进炒股属于自己的个人行为,但作为公众人物,自己私下炒就好了,每天秀出赚了、亏了,很像有些网红每天晒照片博眼球,其实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