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与稳健,是波动市场下基金公司意图给投资者提供的产品体验。农银汇理基金基金经理廖凌就是这样一位风格清晰的选手,他做过7年卖方研究员,担任过中小盘团队高级分析师、A股策略及海外首席分析师。2020年转型做买方之后,廖凌担任过港股投资经理,积累了坚实的绝对收益账户管理经验。
过往多元化的投资经历,使廖凌对大类资产配置、中观行业配置颇有心得,在个股研究方面特别是在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加上经历过港股市场的“大风大浪”,廖凌逐步形成中观景气与基本面深度研究相结合的投资风格,以价值均衡和稳健成长作为自己的投资目标。
以价值均衡追求稳健成长
(相关资料图)
谈及自己的投资框架,廖凌清晰地总结出三个特征:价值均衡、稳健成长、回撤控制。其行业适度均衡、个股适度集中的投资风格,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过往港股投资的经验。
廖凌直言,自己之前做卖方研究的时候,覆盖过不少行业,因此不会对某个行业过度暴露。他更擅长从中观层面入手,通过行业比较,筛选出基本面变强、趋势向上的3-5个行业进行主要配置,同时尽可能规避基本面向下、瑕疵较大的行业。基于个人“能力圈”范围,目前廖凌所管理的基金在制造、消费成长、价值等行业上配置较多。
“如果是相对成熟的行业,我倾向于选择其中竞争格局较好的龙头公司,经过多年厮杀、最终能走出来的龙头公司,长期投资能够获得更好的收益表现。如果是偏成长的行业,我会先选择‘长坡厚雪’的细分领域,再结合潜在成长空间、基本面可验证性、现金流创造能力、管理层水平、竞争格局等因素,选择资质稳健、‘隐形冠军’等类型的公司。”廖凌总结道。
见证了港股市场的大幅波动之后,廖凌对个股的选择变得异常谨慎与严苛。他给自己建立了明确的负面清单制度,对那些管理层治理结构有问题、商业模式差、现金流创造能力弱、有高资本投入的明显瑕疵公司,会及时予以规避。并且,他也会尽量减少跟风投资的成分,剔除掉那些远期可能产生巨大损失的公司。“虽然这样下来,基金短期业绩可能缺乏特别强的爆发性,但可以减少大起大落,尽量给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持有体验。”
在今年上半年行业极致轮动的环境下,基本面景气度投资略有失效。廖凌坦言,自己对一些纯热点的板块参与不多,主要是因为这不符合自己对行业与个股的“审美”标准。结合过往的类似经历,廖凌认为,某些热点只是短期现象。在他看来,投资过程中市场会把长期问题短期化,但其实有些行业、企业的长期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随着企业基本面阶段性修复,市场预期趋于稳定,基本面驱动的投资胜率或将逐步提升。
锚定三条投资主线
展望中长期的投资方向,廖凌看好内需修复、制造出海、自主可控三条主线。
“内需修复、基本面修复主要涉及部分顺周期行业,比如通用设备板块,消费板块中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偏高端消费领域等。”如果这些行业的估值同时又比较合理,廖凌可能会做相应的配置。
当前阶段,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力水平大幅提升,由国内需求驱动转向全球产业布局,随着高毛利的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提升,盈利天花板也将进一步打开。基于此,廖凌中长期十分看好中高端机床、汽车零部件、船舶海工等制造出海逻辑下估值比较合理的设备类板块。
此外,根据自主可控逻辑,廖凌同样关注偏科技类的产业,包括高端工业母机、半导体、智能汽车产业链等。“中国的科技产业要想寻找出路,就必须要走自主可控的道路。”廖凌预计,成长类细分领域如果能够找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未来可能会成为提升组合锐度的重要方向。
据悉,拟由廖凌担纲的农银汇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正在发行中。该基金投资于股票、可交换债券和可转换债券(不含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部分)资产的比例合计占基金资产的30%-60%。相比偏股型基金,廖凌介绍,该基金的定位类似于“权益-”,他将通过股债平衡、行业均衡的产品特征,尽量熨平波动,以绝对收益为管理理念,实现相对稳健后再提升锐度,致力于为投资者带来相对较好的长期投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