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盐城9月27日电 (记者 钟升 谷华)9月25日至27日,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江苏省盐城市召开。来自34个滨海国家及相关组织的近千名代表围绕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迁徙物种保护的滨海协同、滨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的活力滨海四大议题开展交流研讨,进一步凝聚滨海保护共识,共建合作伙伴关系,为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打开了新的视角,指引了新的方向。

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由江苏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主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绿色低碳发展共享生态滨海”。

作为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的重要成果,《盐城共识》(简称《共识》)在会间正式公布。《共识》旨在推动全球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强调了滨海地区的重要地位,呼吁各方加强合作,进一步探索和引领滨海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滨海画卷。

盐城滨海湿地。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滨海生态系统连接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的各种要素(如水鸟等迁徙物种)至关重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海洋环境、共谋人类福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共识》鼓励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分享滨海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进理念及生动实践,建立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凝聚全球治理合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可持续管理和恢复。

滨海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滨海地区出现了生态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共识》鼓励各利益相关方,围绕滨海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开展适应气候变化、人类健康风险、滨海生态系统状况等问题的科学研究,开发包括湿地保护、自然教育在内的生态系统保护公共产品,优先在滨海区域应用推广。

迁飞候鸟的保护与各地经济发展、保护理念等社会问题高度关联,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对于促进保护的科学决策、公平治理、惠益分享、资源互补并扩大协同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共识》鼓励优先开展合作和协调行动,优先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相关国际和多边进程的合作与协调行动,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促进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的有效保护和恢复。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在会上表示,滨海区域虽然分布在全球,但因为海洋的连接而形成了比邻而居、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方愿意与全球滨海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利益攸关方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进协同制度,将滨海区域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丽家园。(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