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资料图片)

作者|朱力克

即便是音乐行业资深从业者,也很少能在一场音乐颁奖礼上看见这样的景象:

郭亮、郭一凡、陈伟伦、李泉、阿鲲、火星电台曾宇等数十位来自浪潮评委会的评审,先后上台点亮音符,整个仪式持续了近10分钟,由此揭开了第一届浪潮音乐大赏的帷幕。音乐行业的作词、作曲、编曲、制作等优秀的创作人,在这场大赏的开始,就让现场和线上的万千乐迷看到和关注。

而这,只是浪潮音乐大赏“聚焦品质创作”的一个缩影。

8月24日晚,由浪潮评委会发起,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主办的第一届浪潮音乐大赏在成都落幕。上百万位资深华语音乐创作人,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衡量标准,历经半年时间,用七大维度35项荣誉表达了对品质音乐和创作的认可。其中,陈奕迅的《人啊人》、.邓紫棋的《启示录》、周杰伦的《最伟大的作品》分别获选年度歌曲、年度专辑和年度制作三大荣誉,吴青峰、.邓紫棋分获年度最佳男女歌手。

“这是一个有品质的奖,不是一个见者有份的奖。”现场有观众评论说。浪潮音乐大赏希望团结行业内对创作和品质标准的共识,在艺术性和流行性的博弈中保持自己的态度。

鲜明地表彰和鼓励好音乐和背后的创作者

第一届浪潮音乐大赏压轴的吴青峰,演唱了自己包揽词曲,并且参与编曲和制作的《(......醉鬼阿Q)》,在迷幻又沉醉的电子节奏里,为整场大赏画下完美句号。雷佳、盘尼西林、Matzka玛斯卡、Aflou阿弗娄、万妮达Vinida Weng 等5组歌手也贡献了风格迥异的舞台。

在重头戏荣誉典礼环节中,现场颁出的第一项荣誉是年度录音工程专辑奖。既是歌手也是音乐制作人颁奖嘉宾郭一凡表示,作为制作人,录音师、混音师、母带等等幕后工作人员都是很重要的合作伙伴,没有他们不可能完成一张高品质的音乐专辑。这一荣誉由《李泉·室内乐 经典歌曲集》获得,虽然代领奖的是表演者李泉,但现场大屏幕上,录音师焦磊、吴身宝、武帅辰,混音师 杨杰(茄子),和母带 全相彦这些幕后创作人的名字更为突出。

此外,浪潮音乐大赏还为其他创作与技术等相关音乐专业技能授予荣誉。如,赵雷《我记得》获最佳作词,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获最佳作曲,陈君豪为徐佳莹编曲的《以上皆非》获最佳编曲,Yooowen、Hao为Aflou阿弗娄的首张专辑《银河上升的三秒钟》的设计/摄影,获得最佳专辑视觉设计奖。

第一届浪潮音乐大赏共设置35个音乐荣誉,仅有最佳男歌手、最佳女歌手、最佳团体/组合、最佳新人4个歌手类奖项,其余31个奖项,全部嘉奖给音乐作品和幕后创作人。

这是浪潮音乐大赏对音乐作品的尊重,也是对创作的尊重。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音乐行业,相比其他音乐颁奖礼,浪潮音乐大赏鲜明地表彰和鼓励好音乐和好音乐背后的创作者。

此外,为了让更多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音乐进入大众视野,除了传统的摇滚、民谣、说唱等赛道外,大赏更设计了多个语言类的奖项,鼓励地方和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林一峰凭借《Transform (Volume 1)》获得最佳粤语专辑奖,郑宜农凭借《水逆》获得最佳闽南语专辑奖,彭佳慧以《我在客厅做的梦》获得最佳地方方言专辑荣誉。获得最佳少数民族语言专辑的Matzka玛斯卡,还现场普及了专辑《cinevuan 7邻86号》的意思,“cinevuan”正是 Matzka玛斯卡的母语排湾族语,意为“最开始的地方”。

演奏类的音乐往往被市场忽视,大赏为爵士钢琴演奏家黄健怡的《四月·上》颁发了最佳演奏专辑奖。周杰伦曾经的御用编曲钟兴民和瑞士爵士小号手/电子音乐制作人Yannick Barman合作的《阿尔卑斯的日落》获得了最佳爵士专辑奖。颁奖嘉宾秦四风在现场激动地跳脚,笑说自己居然可以给自己的偶像钟兴民颁奖。

共树音乐行业审美标准,助推华语音乐新浪潮

在真正火遍全国之前,李荣浩最早走进公众视野就是因为获得了金曲奖最佳新人奖。但在国内,真正能承担起发掘有潜力的新人和品质音乐的颁奖典礼,又有几个呢?

浪潮音乐大赏的初衷正是奖励品质和创作,把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人推荐给大众。因此,在最后的获奖名单中,除了陈奕迅、吴青峰、.邓紫棋、王嘉尔这些音乐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名字,有很多是公众还没那么熟悉,但值得关注的音乐人和作品。像Aflou阿弗娄在现场戏称,这是自己专辑获得的第一个奖。

为了能评选出行业内真正认可的奖项,首要的就是“共树音乐行业艺术审美标准”。浪潮评委会集合了百余位华语乐坛优秀词、曲、编、制、录、混等专业人士,其中不乏台前幕后的知名音乐人,还有MV导演、视觉设计等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大家耗时数月,共同评选本届大赏2022年最具品质的华语音乐作品。

当晚的荣誉揭晓嘉宾名单,也是一份华语乐坛豪华的幕后阵容,他们是浪潮评委会代表李泉、阿鲲、火星电台曾宇、戈非、王之一、秦四风、卢中强、陈伟伦、郭亮、郭一凡、宋晓辉,以及特邀知名音乐人、制作人陈珊妮,知名音乐制作人贾敏恕。

本次浪潮音乐大赏还采用了“荣誉典礼+创作论坛”的模式。在大赏典礼之外,陈珊妮、郑兴、陈伟伦、陈君豪、林乔等音乐创作人齐聚一堂,从AIGC与创作风向两大主题方向,共同探讨音乐作品的生产与未来发展。

这些优秀的音乐人愿意聚集在浪潮音乐大赏之下,也正是基于共同的目标,期望在行业变动剧烈的时代,对内达成行业对专业标准的共识,对外为大众重新界定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和审美标准。同时,通过奖项让具备潜力的小众音乐得到主流意义上的认同,让更多优秀的音乐人被看到、被肯定,使华语音乐的未来可能性不断扩大。

昨晚的浪潮音乐大赏现场,音乐人、制作人陈珊妮,在浪潮音乐大赏典礼上的发言再次引起行业触动:

自己上“即兴”课时,经常要面对老师的咆哮:“唱过了,唱别的”、“你在重复你自己了”。寻找独创性对音乐人来说是考验和压力,但也正是创作的乐趣所在。浪潮音乐大赏正试图对专业和特色的肯定,保留行业独创性的火种。即便在即将到来的AI时代,这仍是音乐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技术的不断进步持续变革着音乐行业,而音乐创作的魅力永远不减,浪潮音乐大赏希望保护行业里愈发珍贵的创作力。

本届大赏是刚刚启程的第一届,关于它的未来,就像华语乐坛一样无人可以预知,但乐评人王击凡在朋友圈的一句话引起很多业内人士的共鸣:“浪潮音乐大赏,不是下一个金曲奖/唱工委音乐奖,多做几届,它会长出属于自己的样貌。”

-全文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