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壮志》:从穷乡僻壤到“应许之地”的真情报告


【资料图】

文丨尹红芳

我与油溪桥村的相遇,是在2022年的盛夏。

自省会长沙乘车二百多公里,只感觉隧道越来越多,越来越长,人烟也稀少,只在山间隐约可见一些屋舍,心中便有些疑虑:这油溪桥村偌大的名声,只怕有些名实不符吧。

然而,下车伊始,就令我完全颠覆了之前的想法。只见眼前一条清澈的小河碧波荡漾,一座座青山绿意葱茏,一栋栋小楼幽雅别致,在绿树红花、飘香瓜果的掩映中,是一张张笑逐颜开的脸庞……好一处欢乐祥和的“世外桃源”!

在当地讲解员充满自豪地介绍村里情况时,我为这个村庄近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深深震撼,同时,种种疑问亦一直缠绕不去:一个曾经脏、乱、差,纠纷不断的落后小村庄,为何在短短十几年,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十大乡村示范村”的呢?

今天带着跟作者当年第一次去油溪桥村同样的心情,读到他写的这本近2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山河壮志:油溪桥村乡村振兴报告》,我也才真正懂得,一个自然地理环境极其恶劣的村庄所发生的华丽逆袭,其背后隐藏着多少筚路蓝缕的开拓,更多的则是栉风沐雨的奋斗。是的,从来都没有什么“应许之地”,有的,也只是时代和国家的“应许”,党和人民的“应许”。

该书作者高汉武以真挚的情感,生动鲜活的文字,充满辩证思维的思考,深入挖掘了油溪桥村是如何一步步描绘“山乡巨变”蓝图,并一步步付诸实践的,透过现象挖掘事物背后的本质,透过故事探寻人性深处的光辉,作者如此用情而深刻的书写,使得本书备具哲思性和可读性。

其一,以“抽丝剥茧”的“情景再现”方式展现油溪桥村的发展历程,让文本增添“可视性”的现场感。该书分为“春涌油溪”“青山为证”“和美乡风”“小村大道”四个篇章,作者以明朗的脉络结构和流畅的语言表达,清晰地展现了油溪桥村的蜕变和超越。

“有女莫嫁油溪桥,一年四季为呷愁”,全村无一条水泥路、村民饮水困难、人均收入不到800元的省级贫困村,在乡村振兴号角吹响之后,是如何奇迹般地蝶变?引人注目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是如何形成的?油溪桥村人们用切实的行动和坚韧的精神诠释了乡村变化的缘由和根本,本书作者也以其深入扎实的采访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对此做相关回应。为了探寻油溪桥村发展的缘由和根本,高汉武花了半年时间,深入油溪桥村,深入探寻村中的山林河道,深度走访村中的干部百姓。

他从追寻书中的主人公、油溪桥村村支书彭育晚招贤组建班子着笔,以如放映电影般“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现了彭育晚带领干群从解决饮水问题、用电问题、山林规划等问题入手,逐步实现文明塑村、生态立村、产业强村、旅游活村、人才兴村的振兴之路。油溪桥村的发展之路,就是彭育晚带领干群一步步突破、一步步攻坚,解决一个个问题的逆袭之路。作者以生动的笔墨,以清晰的脉络,细述了油溪桥村的漫漫征途,让读者仿若置身油溪桥村,见证着油溪桥的巨大变迁。

其二,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融合,以小村庄楔入大时代,以小切入展现大主题,同时不时融入自我思考和社会拷问,让文本具备“可感可知性”的乡村观。正如作者自述,年近花甲还有感动、思考及表达的能力——一部好的报告文学,往往需要呈现作者的问题意识。

本书作者在挖掘、探寻、思考和书写油溪桥村的变化时,不只是对油溪桥村个体村庄的书写,而是将油溪桥村置于大的时代背景和家国建设的宏大主题。作者深入挖掘油溪桥村的典型性和标杆意义,将其置于中国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中,探寻油溪桥村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进一步思考中国乡村发展的文化根基和本质规律。

作者书写彭育晚解决一个个问题,其实也融入了作者自身对问题的思考,对乡村建设的思考,对家国的思考。如作者在再现彭育晚思考村庄建设系列问题时,指出“这一切问题,还只是这个村庄的表面问题。犹如一棵树,叶黄了,枝在枯,但本质在根”。他多次引用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深刻观点,继而跟着彭育晚的故事节奏反思当今乡村的建设。他探寻思考土地问题:“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地是农民的根,是一个村庄的根。农民失去土地,农民什么也没有了;村庄失去土地,村庄也不再是村庄”。他思考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关键要素:“乡村旅游”“三产融合”等,是乡村更灵活、更丰富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是不是所有乡村都可以走这样的路……并不是所有乡村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乡村振兴要解决的,其实就是乡村的“业”与“人”的问题。“业”重要,“人”更要关怀……如此般,书中多处呈现作者的深入思考和问题意识。

在油溪桥村委会的公布栏,有着丰富的图表和生动的文字,无声地诠释着油溪桥村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示着油溪桥村村民们多彩的生活,还有积分制管理带来的不断攀升的幸福指数,这一切,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行动的生动缩影。

其三,以生动的故事表现典型人物和集体群像,展现生活的真谛和人性的光辉,让文本带有“不可抗性”的感染力。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对话,使得彭育晚睿智、果敢、有担当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深入人心。除此,苏术初的甘于奉献和大爱,彭德友的睿智和深沉,夏玉姣的吃苦精神和勤劳韧劲,张仁望的勇敢和埋头苦干,彭育晚妻子文二莲的细腻和深明大义,彭祥兵的舍小家为大家,彭记球的能干泼辣等等,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在一个个故事里,在字里行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立体地呈现。

如彭育晚落实村中禁赌的故事。首先是开会,其将会场分为两个区域——赌博区,不赌博区,由村民自行选择入座。结果没人坐到赌博区,彭育晚借机引导:这正说明在所有人的心中,赌博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随后,他又举出本村康某张某夫妇因打麻将险些闹离婚等故事。这是第一次对赌徒的“洗脑”。之后,彭育晚深夜暗访、忍受被打以及帮助麻将馆老板、尿毒症患者小彭扩展业务等系列故事,徐徐铺开,就这样,一个有勇有谋、能屈能伸的村干部形象,赫然显现。

其四,灵动的场景描写和微妙的心理刻画,巧妙凸显主题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让文本具有“代入性”的吸引力。可以说,场景描写是该书的一大特色。作者以细腻的观察,生动的语言,呈现出一幅幅乡村风景图,山村水墨画。如作者这样描述2018年油溪桥的春天:阳光暖暖的,栖落在山坳之间。油溪桥的水田里、池塘里,鱼开始闹春。菜园里,新栽种的辣椒苗、黄瓜秧子,正星星点点从泥土中冒出嫩绿。果园里,黄桃、水蜜桃、柑橘、柚子……在先先后后扬花。新安公路的两侧,树木葱茏了几分。山上的绿,在一层层加厚。油溪河——这条湖南四水之一资江的主要支流,这条资江下四溪之一、上披梅山古风下接新时代新韵的千年长河,刚刚涨过一江桃花水……如此鲜活的场景描写,进一步增添了文本的文学性和感染力,并巧妙地指向“乡村振兴”的主题表达。此外,心理刻画亦是该书的创作亮点。如彭晚育回乡就任村支书前后的矛盾心理挣扎、彭德友出任村干部前的心理斗争、文二莲意欲离婚的纠结心理状态,等等,作者以其细腻的笔墨,将人物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天地之大,无非异乡故乡;万物之态,都是出发回归……”作者以热情而辩证的思维,以小中见大的视角,以通俗而深刻的哲思,探寻了油溪桥村的沧桑巨变、世故人情,也探寻了人性的光辉,以及生命的本真,写出了一本高质量的报告文学作品,可以为之点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