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化学与材料学院赵东元院士、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金力院士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在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中,复旦大学获5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近一年来,全校25门课程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程,8项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总数创历史新高......


(相关资料图)

“这是过去一年来,复旦大学取得的一张亮眼成绩单。”在今天(9月8日)复旦大学举行的202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如是说。当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共同为“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教职工,以及各类荣誉奖项获得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和光荣册。现场,教师代表们分享了他们从教以来的感悟和心得。

成为钟扬式好老师,是从教第一天就定下的目标

“钟扬式好老师”代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雷群英回忆,2006年她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回国任教,到复旦的第一节课,就是和学生一起旁听钟扬老师的生物信息学。“仅仅一节课,就让我被他理想主义、博学多才、风趣幽默和追求卓越的气质所感染。”雷群英说,自此,钟扬便成为她的榜样。哪怕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科研、行政事务越来越繁重,她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

“作为学院的院长,我深知基础医学不仅要承担从0到1的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突破,更要承担培养人才的使命和责任。”雷群英说,为了实现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她和基础医学院的老师们努力打造基础医学“一体两翼”的育人体系,启动复旦创新研究院的建设,积极探索“基础医学+X”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从0到1开始创建肿瘤代谢实验室......11年来,她坚持参加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撰写科普文章,时刻践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人、为学、为师的庄严承诺。

大学是长程的事业,绝非短跑冲刺

哲学学院教授孙向晨已在复旦从事教育工作30年。回想1993年留校任教那年,孙向晨说,彼时他的工资只有100块,四个青年老师一间宿舍,“这样的条件放到现在很多青年教师都不相信,还以为是天方夜谭。”他感慨:“如今青椒(青年教师)们谈论自身有多苦,其实我们那时候也很苦。”

孙向晨坦言,之所以能够在复旦的校园里一待就是30年,是因为心中始终葆有一份对教学和研究工作沉甸甸的热爱。

“大学的工作很特殊,本质这是长程的事业,绝非短跑冲刺。身在大学科研、育人,就必须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孙向晨谈到,当前在大学里每每说起创新,总是有人说要追踪前沿,“其实大家仔细想想,你只要追踪前沿已经就落了后手。”他认为,真正的创新应该在根本上实现范式转换。长期积累,范式创新,这也是人文学科的一个特点所在。大学,就应该为这样的长期积累,创造出一个自由生存的空间。

“一所卓越的大学,不止是在既有的赛道上争取第一,而是有能力有气魄创造出新的赛道、新的范式、新的标准。”孙向晨说,这应当是复旦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

让学生从有知识的一代变成创造未来的新一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系教授龚新高感慨,他荣幸地见证并深度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的全过程。

“一方黑板担负的是传道铸魂的重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核心任务,而人才培养最核心的手段是授课。”龚新高说,“授课不只是简单传输书本知识,而是要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创造知识的本领,让学生从有知识的一代变成创造未来的新一代。”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能和学生一起捡到一些美丽的小贝壳。最近,龚新高也一直在思考:培养创新人才,从教育的角度我们是不是做到了最好?培养方式是否还有改进空间?

据悉,当前,复旦大学党委正在制定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复旦方案,这是谋划实施新时代党建思政“承重墙工程”的重要内容。“承重墙”工程顾名思义,就是要培养学生知重负重,面对风浪立得住、站得稳,信念上不晃动、能力上撑得起、精神上抗老化。裘新说:“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成其众明其志,在人民教师这一光荣岗位上担起强国复兴的作用。”

裘新表示,复旦大学努力为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提供系统化支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与综合评价改革,厚植人才成长的沃土。复旦进一步关心关爱办好实事,巩固扩大主题教育成果,尽最大努力保障子女入学、看病就医、住房安居等方面办实事解难事,让广大教职工安心从教,静心工作,舒心生活。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复旦大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